南通,这座江海交汇的城市,不仅以教育闻名遐迩,更以 “体育之乡” 的美誉在全国体育版图上占据独特地位。当人们提及南通体育时,足球往往是最耀眼的标签 —— 这里诞生了中国职业足坛的 “青春风暴” 南通支云,拥有覆盖全年龄段的青训体系,更以珂缔缘俱乐部 “免费青训 + 职业输出” 的模式,为中国足球输送了 35 名 “苏超” 主力球员。但正如这座城市兼具江海的包容与坚韧,南通的体育基因远不止足球一项,体操、跳水、羽毛球、击剑等 18 个竞技项目在这里竞相绽放,形成了 “一核多元” 的体育生态。
南通体校的体操馆里,悬挂着历届世界冠军的照片,泛黄的海报记录着这座城市与体操的不解之缘。黄旭、孙炜等奥运冠军从这里走向世界,其中孙炜在 2024 年巴黎奥运会上以 “全能王” 姿态冲击金牌,延续着南通体操 “届届奥运有奖牌” 的传奇。而在跳水领域,陈若琳从运动员转型为教练,带领弟子全红婵在国际赛场屡创佳绩,让南通 “冠军教练摇篮” 的称号实至名归。
击剑项目更是南通体育的另一张王牌。从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首现南通剑客储石生,到仲满在北京奥运会摘得男子佩剑金牌,再到许诺以 “00 后” 身份出征巴黎奥运会,南通击剑 40 年来共输送 8 名奥运选手,成为全国罕见的 “击剑重镇”。2025 年一季度,施悦馨在女子重剑世界杯连夺两站冠军,傅颖助力中国佩剑队登顶世界杯,延续着南通击剑的辉煌。
排球曾是南通体育的 “隐形冠军”。20 世纪 80 年代,张洁云、殷勤等女排国手助力中国女排登上世界之巅;2025 年,吴梦洁作为 “00 后” 主攻手入选巴黎奥运阵容,时隔 24 年让南通女排重返奥运舞台。足球与篮球的突破同样令人瞩目:珂缔缘青训基地培养的 39 名 “苏超” 球员中,35 人来自南通本地,球队以 12 分稳居积分榜第二,展现出 “青春风暴” 的实力;王馨雨入选中国女篮,填补了南通三大球国手的最后空白,实现足球、篮球、排球国家队全覆盖。
南通人对体育的热爱,渗透在城市的肌理之中。虹桥体育公园内,塑胶步道串联起门球场、篮球场和健身房,日均接待市民超千人;启东蝶湖公园的水上运动中心,让帆船、皮划艇等项目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新选择。截至 2025 年,南通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4.61 平方米,建成体育公园 150 余个、健身球场 4000 余个,实现 “15 分钟健身圈” 全覆盖。
赛事经济的繁荣更让体育成为城市发展的引擎。南通马拉松吸引 2.5 万名选手参赛,带动周边消费超亿元;“长三角” 濠河龙舟邀请赛累计吸引 28.8 万人次观赛,成为文旅融合的标杆。2025 年 “苏超” 主场赛事中,全市 192 个 “第二现场” 同步直播,22.6 万市民共享足球狂欢,启东啤酒音乐嘉年华更联动汽车、房产展销,创造近百万元营收。
南通体育的 “硬核实力”,还体现在产业创新上。如东新店镇体育产业园集聚 100 余家健身器材企业,年产近 2000 种产品,外贸出口量居华东之首;海门体育用品集群年产足球 500 万只,成为全球知名的球类生产基地。2025 年,Hero 久竞电竞俱乐部落户海门,标志着南通在数字体育领域迈出重要一步,电竞产业与动漫、文旅的融合,正为城市注入新活力。
从张謇倡导的 “武备精神” 到如今的 “国家奥运后备人才梯队”,南通用 123 年时间书写了一部体育强市的奋斗史。这里既有孙炜、石宇奇等世界冠军的拼搏身影,也有社区球场里市民的欢声笑语;既有珂缔缘青训基地的 “足球乌托邦”,也有体育制造产业的 “南通智造”。当足球、体操、击剑、排球等项目共同编织成体育的 “江海锦缎”,南通正以 “不止足球强” 的姿态,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体育的多元魅力。
mk体育